数字式温度传感器在水电站大坝混凝土温控防裂中的应用数字式温度传感器在水电站大坝混凝土温控防裂中的应用 2021年5月31日,目前世界上在建规模最大水电工程--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大坝全线浇筑到顶。据悉,大坝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设计高质量要求,标志着我国300米级超特高拱坝建造技术实现世界引领。白鹤滩水电站建成了无缝大坝,成就了水电工程的典范,传世精品,创造了世界坝工史上的奇迹。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防裂,一直是工程界的难题。无缝大坝是如何加做到的呢?原来这离不开温度传感器技术的应用。 清华大学和三峡集团共同研制的智能通水成套装备和移动实时软件平台,通过在新浇筑混凝土坝块和水管中安装数字温度传感器,实时测量混凝土温度和进出水温。 具体来说,对于全坝31个坝段,每一仓混凝土中都在不同位置处埋设有数支温度传感器和循环冷却水管,大坝预埋了数千只温度计,这些温度计可实时动态监测大坝内部温度变换,可实时监测混凝土内部的温升,并进行有针对性的降温。点开手机,大坝施工状态和各种参数尽在掌握。在冷却水管中安装的温度、流量和一体流温集成控制装置,还能够实现动态智能控制。除采用了温度传感器的智能通水系统外,大坝还配有智能喷雾机,可将传感器监测数据、理论模型和喷雾机有机结合。 比如,以智能通水系统来举例,布置在大坝上的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能实时监测坝体温度、冷却通水水温及流量等与混凝土温控相关的数据,智能大坝服务器收集到数据后,根据温控要求计算通水参数,并按照计算结果实时调整一体式流温伺服阀,从而实现冷却通水的实时精确调节。 据悉,整个过程耗时短、控制精度高,管理人员只需要监控系统、处理异常情况,大大减少了劳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最终,大坝各处的混凝土温度都低于设计要求的2到3℃,有效地防止了开裂。由此我们也看到了温度传感器在控制大坝温度裂缝,提高工程质量和保证工程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性。
|